产品概述
面向疾病/病证与症状体征,实现智能辨证、智能诊断与智能开方,并提供"治未病"辅助决策。系统融合知识图谱、规则引擎与大语言模型三种AI技术,构建可解释、可追溯的中医诊疗推理链路。
核心优势
- 三权融合推理:知识图谱提供结构化约束,规则引擎执行经验沉淀逻辑,大模型补充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,三者协同确保推理既准确又灵活。
- 全流程智能化:从智能问诊、症状录入、辨证分析、诊断建议到处方生成、用药审查、随访计划,实现诊疗全链路辅助。
- 处置建议与安全校验:自动提供处置建议,同时进行用药合理性校验与不良相互作用提示,降低医疗风险。
- 随访计划与疗效量化:为患者自动生成随访计划,支持疗效量化评估与复诊对比,形成诊疗闭环。
- 科研数据沉淀:与区域云平台对接,结构化沉淀临床数据,为科研与教学提供高质量数据集。
核心功能
基于症状关联图谱与推理规则,动态生成问诊问题,引导医生高效采集四诊信息。
根据症状、体征、舌脉等多维信息,运用知识图谱与规则引擎进行辨证分析,输出证候与概率。
结合辨证结果与疾病知识库,提供诊断建议、治法治则、处方模板与个性化调整建议。
实时校验处方合理性,检测药物配伍禁忌、剂量异常、过敏史冲突等,提供安全预警。
自动生成随访计划,记录患者反馈,量化评估疗效,支持复诊对比与方案调整。
基于体质辨识与风险评估,提供预防性调理建议与健康管理方案。
技术架构
知识层
中医知识图谱(症状-证候-疾病-治法-方药关联)、临床路径库、名医经验规则库
推理层
图谱推理引擎、规则引擎、大语言模型推理、多模态融合推理
应用层
智能问诊、辨证诊断、处方生成、用药审查、随访管理、数据看板
对接层
HIS/EMR/PACS/LIS标准接口、FHIR/HL7协议支持、API开放平台
应用流程示意
患者信息录入
采集基本信息、主诉、现病史、既往史等
智能问诊引导
系统动态生成问诊问题,医生补充四诊信息
辨证推理分析
多维信息输入推理引擎,输出证候与诊断建议
处方生成与审查
生成处方建议,自动审查合理性与安全性
随访计划制定
自动生成随访任务,记录疗效与调整方案
适用人群与科室
中医科
门诊与住院场景,辅助医生快速辨证、开方,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。
治未病中心
体质辨识、健康评估、调理方案生成,实现预防性健康管理。
基层医疗机构
提供标准化接诊辅助与处置建议,提升首诊质量,减少误诊。
教学医院
为学生提供"同屏推理"与结果比对,形成可追溯学习闭环。
应用价值
效率提升
标准处置模板与自动化审查减少医生书写与复核时间,单次问诊效率提升30%-50%。
质量可控
以知识图谱为约束的推理链路,降低误判率与不合理用药,提升诊疗安全性。
传承赋能
将名老中医经验沉淀为可复用的规则/模型,实现经验传承与持续优化。
数据赋能
结构化数据沉淀支撑科研分析、质量监控与临床决策优化。
部署与对接
- 灵活部署:支持云端SaaS、私有化部署两种方式,容器化交付(Docker/K8s),支持弹性扩容与负载均衡。
- 标准接口:与HIS/EMR/随访系统通过FHIR/HL7或自定义RESTful API对接,支持双向数据同步。
- 数据治理:内置患者主索引(EMPI)与中医术语标准映射(SNOMED CT、ICD-11),保证数据一致性。
- 性能优化:推理引擎响应时间<500ms,支持高并发(1000+TPS),缓存策略优化频繁查询。
合规与安全
- 权限管理:基于RBAC的分级权限控制,全链路操作留痕,重要操作可审计。
- 数据安全:传输层TLS加密,存储层AES-256加密,支持敏感数据脱敏与隐私计算协同。
- 模型安全:支持本地化模型推理,避免敏感数据外传;模型输出经规则引擎二次校验。
- 合规认证:符合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要求,支持等保三级认证。
典型应用案例
某三甲中医院门诊
场景:日均门诊量800+人次,医生工作强度大,书写时间占比高。
方案:部署智能辅助诊疗系统,与HIS/EMR深度集成,医生使用"智能问诊+一键生成处方"功能。
效果:单次问诊时间从平均15分钟缩短至10分钟,处方书写时间减少60%,患者满意度提升15%。
某县级中医院基层科室
场景:基层医生经验不足,辨证开方准确性有待提升。
方案:引入智能辅助系统,提供标准化辨证模板与名医经验规则库,实时校验处方合理性。
效果:首诊准确率提升25%,不合理用药事件下降70%,形成可追溯的诊疗记录。